- 2019年7月10日-12日,上海攬境展覽主辦的2019年藍鯨國際標(biāo)簽展、包裝展...[詳情]
2019年藍鯨標(biāo)簽展_藍鯨軟包裝展_藍鯨
- 今日排行
- 本周排行
- 本月排行
- 膠印油墨
- 膠印材料
- 絲印材料
宣紙:“紙壽千年”
2009-02-19 00:00 來源:《皖江晚報》 責(zé)編:覃麗妮
對宣紙的記載最早見于《歷代名畫記》、《新唐書》、《舊唐書》等。起于唐代,歷代相沿。宣紙的原產(chǎn)地是安徽省的涇縣。此外,涇縣附近的宣城、太平等地也生產(chǎn)這種紙。到宋代時期,徽州、池州、宣州等地的造紙業(yè)逐漸轉(zhuǎn)移集中于涇縣。當(dāng)時這些地區(qū)均屬宣州府管轄,所以這里生產(chǎn)的紙被稱為“宣紙”,也有人稱涇縣紙。由于宣紙有易于保存、經(jīng)久不脆、不會褪色等特點,故有“紙壽千年”之譽。
民間傳說,東漢安帝建光元年(公元121年)蔡倫死后,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紙,很想造出白紙,好為老師畫像,以表緬懷之情。后在一峽谷溪邊,偶見一棵古老的青檀樹,橫臥溪上,由于經(jīng)流水終年沖洗,樹皮腐爛變白,露出縷縷長而潔白的纖維,孔丹欣喜若狂,取以造紙,經(jīng)反復(fù)試驗,終于成功,這就是后來的宣紙。
南唐后主李煜特別喜愛宣紙,不惜重金選調(diào)國內(nèi)造紙高手,集中京都開設(shè)紙坊,并把自己的書房“澄心堂殿”騰出來造紙。他每天都到澄心堂觀看造紙的操作過程,有時干脆脫掉黃袍,系上紙匠穿的圍裙,同工人一起撈紙、焙紙,每制成一批宣紙,他都親自試寫,反復(fù)琢磨,直到滿意為止。經(jīng)過幾年時間,終于造出“膚如卵膜,堅潔如玉,細薄光潤,冠于一時”的好紙,李后主就命它為“澄心堂紙”。這是宣紙中的珍品,一律由皇宮保管,李煜自己享用。
明代宣宗朱瞻基最愛用宣紙作畫,他敕造的宣紙,至薄能堅,至厚能膩,裁剪成箋,每紙必加蓋“宣德五年先素馨紙印”,以示欽用。連帝王都如此愛宣紙,那么文人雅士一旦擁有宣紙便是那樣的如獲至寶了。難怪宋代著名文學(xué)家歐陽修、蘇軾等人得到澄心堂紙“如得天球拱璧”,欣喜若狂,頌贊備至,留下“江南李氏有國日,百金不許市一枚”和“精皮玉版白如云,紙壽千年舉世珍,朝夕臨池成好友,暈漫點染總迷人”的佳句。
據(jù)《舊唐書》載:唐天寶二年陜西太守韋堅組織向朝廷進貢時,各郡貢品中就有“宣城郡船載……紙、筆、黃連等物”的記載!缎绿茣乩碇尽泛汀短屏洹飞嫌涊d著“宣州貢紙、筆”等文字,這些文字不僅說明了宣紙,也足可說明宣紙的產(chǎn)地。唐代一位名叫張彥遠的人在乾符年間所著的《歷代名畫記》中的《論畫體工用榻寫》一章節(jié)中的“好事者宜置宣紙百幅,用法臘之,以備摹寫……”。這位當(dāng)時身居宰相高位,又潛心學(xué)問的老人在文中極為公正、不加任何雕飾地說到宣紙了,并且還記錄專為宣紙加工的藝人。無論如何,這也是直接對宣紙定名的最早的文章了。后來出現(xiàn)有關(guān)宣紙的故事,筆者載三則。
《紅樓夢》第四十一回里寫到宣紙,寶玉、黛玉、寶釵、惜春等在議論畫大觀園時,寶玉說:“家里雪浪紙,又大,又托墨。”寶釵補充道:“那雪浪紙,寫字、畫寫意畫兒,或是會山水的畫南宗山水,托墨,禁得皴染……”那“雪浪紙”,即宣紙。
上世紀(jì)三十年代,魯迅先生曾寫信給西諦先生(鄭振鐸),說:“……用紙,我認為不如用宣紙……而較耐久,性亦柔軟,適于訂成較厚之書。”魯迅先生還曾贈宣紙給一位蘇聯(lián)木刻家,后來他收到一批回贈的蘇聯(lián)版畫。另一位使用宣紙的蘇聯(lián)木刻家對宣紙的評價是:“印版畫,中國宣紙第一,世界無比。它濕潤、柔和、敦厚、吃墨,光而不滑,實而不死。手拓木刻,它是最理想的紙。”
那“紙壽千年”的高明概括,是1980年我國國畫大師劉海粟先生題寫的。后來又一位國畫大師吳作人先生,又在1985年題下“紙墨千秋”四個字。這“千年”與“千秋”,是對宣紙的生命極其深刻的心領(lǐng)神會,同時,也凝結(jié)著多少朝代、多少文人對宣紙,亦是對中國文化的生命感情啊。
民間傳說,東漢安帝建光元年(公元121年)蔡倫死后,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紙,很想造出白紙,好為老師畫像,以表緬懷之情。后在一峽谷溪邊,偶見一棵古老的青檀樹,橫臥溪上,由于經(jīng)流水終年沖洗,樹皮腐爛變白,露出縷縷長而潔白的纖維,孔丹欣喜若狂,取以造紙,經(jīng)反復(fù)試驗,終于成功,這就是后來的宣紙。
南唐后主李煜特別喜愛宣紙,不惜重金選調(diào)國內(nèi)造紙高手,集中京都開設(shè)紙坊,并把自己的書房“澄心堂殿”騰出來造紙。他每天都到澄心堂觀看造紙的操作過程,有時干脆脫掉黃袍,系上紙匠穿的圍裙,同工人一起撈紙、焙紙,每制成一批宣紙,他都親自試寫,反復(fù)琢磨,直到滿意為止。經(jīng)過幾年時間,終于造出“膚如卵膜,堅潔如玉,細薄光潤,冠于一時”的好紙,李后主就命它為“澄心堂紙”。這是宣紙中的珍品,一律由皇宮保管,李煜自己享用。
明代宣宗朱瞻基最愛用宣紙作畫,他敕造的宣紙,至薄能堅,至厚能膩,裁剪成箋,每紙必加蓋“宣德五年先素馨紙印”,以示欽用。連帝王都如此愛宣紙,那么文人雅士一旦擁有宣紙便是那樣的如獲至寶了。難怪宋代著名文學(xué)家歐陽修、蘇軾等人得到澄心堂紙“如得天球拱璧”,欣喜若狂,頌贊備至,留下“江南李氏有國日,百金不許市一枚”和“精皮玉版白如云,紙壽千年舉世珍,朝夕臨池成好友,暈漫點染總迷人”的佳句。
據(jù)《舊唐書》載:唐天寶二年陜西太守韋堅組織向朝廷進貢時,各郡貢品中就有“宣城郡船載……紙、筆、黃連等物”的記載!缎绿茣乩碇尽泛汀短屏洹飞嫌涊d著“宣州貢紙、筆”等文字,這些文字不僅說明了宣紙,也足可說明宣紙的產(chǎn)地。唐代一位名叫張彥遠的人在乾符年間所著的《歷代名畫記》中的《論畫體工用榻寫》一章節(jié)中的“好事者宜置宣紙百幅,用法臘之,以備摹寫……”。這位當(dāng)時身居宰相高位,又潛心學(xué)問的老人在文中極為公正、不加任何雕飾地說到宣紙了,并且還記錄專為宣紙加工的藝人。無論如何,這也是直接對宣紙定名的最早的文章了。后來出現(xiàn)有關(guān)宣紙的故事,筆者載三則。
《紅樓夢》第四十一回里寫到宣紙,寶玉、黛玉、寶釵、惜春等在議論畫大觀園時,寶玉說:“家里雪浪紙,又大,又托墨。”寶釵補充道:“那雪浪紙,寫字、畫寫意畫兒,或是會山水的畫南宗山水,托墨,禁得皴染……”那“雪浪紙”,即宣紙。
上世紀(jì)三十年代,魯迅先生曾寫信給西諦先生(鄭振鐸),說:“……用紙,我認為不如用宣紙……而較耐久,性亦柔軟,適于訂成較厚之書。”魯迅先生還曾贈宣紙給一位蘇聯(lián)木刻家,后來他收到一批回贈的蘇聯(lián)版畫。另一位使用宣紙的蘇聯(lián)木刻家對宣紙的評價是:“印版畫,中國宣紙第一,世界無比。它濕潤、柔和、敦厚、吃墨,光而不滑,實而不死。手拓木刻,它是最理想的紙。”
那“紙壽千年”的高明概括,是1980年我國國畫大師劉海粟先生題寫的。后來又一位國畫大師吳作人先生,又在1985年題下“紙墨千秋”四個字。這“千年”與“千秋”,是對宣紙的生命極其深刻的心領(lǐng)神會,同時,也凝結(jié)著多少朝代、多少文人對宣紙,亦是對中國文化的生命感情啊。
- 關(guān)于我們|聯(lián)系方式|誠聘英才|幫助中心|意見反饋|版權(quán)聲明|媒體秀|渠道代理
- 滬ICP備18018458號-3法律支持: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(wù)所
- Copyright ©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:188166220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