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國機械制造業(yè)增長強勁
2011-06-28 08:50 來源:慧聰塑料網 責編:Victoria
- 摘要:
- 德國制造業(yè)“核心”塑料和橡膠機械的生產值去年達49.1萬歐元,相比于2009年得381.1萬歐元增長了增長了28.9%。然而,非核心制造業(yè)的增長——包括印刷、輔助設備和工具降到了18.3%,產值為746萬歐元。德國塑料和橡膠機械協(xié)會在6月9日公布了以上2010年數(shù)據,除了本國年終數(shù)據以外,VDMA還公布了全球塑料和橡膠機械銷售和消費的數(shù)據。
【CPP114】訊:德國制造業(yè)“核心”塑料和橡膠機械的生產值去年達49.1萬歐元,相比于2009年得381.1萬歐元增長了增長了28.9%。然而,非核心制造業(yè)的增長——包括印刷、輔助設備和工具降到了18.3%,產值為746萬歐元。德國塑料和橡膠機械協(xié)會在6月9日公布了以上2010年數(shù)據,除了本國年終數(shù)據以外,VDMA還公布了全球塑料和橡膠機械銷售和消費的數(shù)據。
VDMA估計全球核心塑料和橡膠機械生產值在2010年將增長38.1%,達到2334.7萬歐元。中國在2009年已經顯著地超過德國成為最大的生產地,并且差距正在進一步拉大。中國的生產商占世界份額的29.3%,相比之下,德國占21%。意大利(9.6%)和美國(5.4%)生產商也在2010年丟失了市場份額,但日本制造商卻提高了他們的全球市場占有率,從2009年的4.1%增長到2010年的5.4%。
雖然中國的產值幾乎增加了一倍,從2009年的382萬歐元增長到2010年的684萬,但出口份額僅有21.9%,而德國產商的這一數(shù)據為67.5%。因此,中國在2010年仍是德國最大的出口國,出口總額達到5.87億歐元,占德國核心塑料和橡膠機械出口總值的17.7%。VDMA總經理Thorsten Kühmann指出:“日本在過去是中國最大的供應商經,但在2009這一情況發(fā)生了改變。如今,20位VDMA會員,10%的全球會員,都在中國進行生產。”
一個復雜的貿易流圖能說明這一現(xiàn)象,在圖中,2001年日本向中國供應的塑料和橡膠機械價值2.4億歐元,當時德國供應給中國的價值是1.6億。同時,在2010年,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值已經達到5.87億,略高于日本的5.77億。在2001-2010年,中國的出口值在百分率上看也實現(xiàn)了快速增長,但仍處于一個較低水平。目前,中國對日本的機械出口值為8520萬歐元,對德國為3780萬。與此對應,2010年中美之間的數(shù)據為3420萬歐元,美中中間為9840萬。
該協(xié)會的主席Ulrich Reifenhäuser表示了他們的憂慮:“如果中國處理器沒有現(xiàn)在這么高的需求會怎樣?可能中國本土機械生產商就具有足夠的生產能力?紤]到中國在世界市場的銷售份額,影響將是顯著地。”然而如今,Reifenhauser仍比較樂觀,“因為中國機械的成本比德國低15-20%,質量通常比較低而且不可靠。”
VDMA稱,深入觀察德國機械銷售,美國是德國機械的第二大市場,銷售額達2.28億歐元。但是印度已經取代俄羅斯排在了第三的位置。法國和意大利市場幾乎不相上下,占據第五和第六的位置。土耳其從第17名一下越到到第7名,巴西從16名跳升至第八位。波蘭和墨西哥在第九和第十的位置,但差距很小,約9500萬歐元。
產值增長最迅速的是注塑機,在2010年增長了57%達6.38億歐元,總產值的93%都來自于出口。僅次于注塑機的是中空成型機,產值增長35.4%達3.73億。擠出設備略低,產值增長30.9%達9.12億。熱塑機達1.55億歐元,同比增長30%。
在評論這些數(shù)據時,VDMA主席Reifenhauser稱通過拓寬渠道,企業(yè)產值正在恢復,與此同時他們也接觸到了西歐和美國的客戶,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經濟波動,如今已經達到了88%的產能利用率。德國平均塑料和橡膠機械生產商現(xiàn)在投資生產擴張,他補充說。
盡管有良好的表現(xiàn)和持續(xù)增長的預測,Reifenhauser稱,“人們擔心金融危機市場的脆弱性,歐元貨幣價值的短期波動,以及對其長期方向的不確定性。”他還補充道:“南歐歐元區(qū)國家存在債務問題也是件好事,這意味著匯率受益,能確保德國機械的競爭力”。
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增長也是備受關注的問題,因為他們對生產廠家的成本有直接的影響,并通過降低利潤率,間接地影響塑料生產客戶對機械的投資能力,從而減少投資的潛在回報率。
Krauss Maffei主席Dietmar Straub證實:“我們將看到價格上漲和交貨時間的延長。對我們客戶來講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,但卻是能預料到的。鋼材價格不斷增加。我們的機器需要大量鋼材,所以它會導致更高的價格。”
對于日本福島危機影響,吹膜機械生產商Windmöller & Hölscher聯(lián)合常務董事Peter Steinbeck說,還沒有跡象表明,電子設備短缺,W & H在福島地區(qū)的一個客戶已經開始生產了。另一方面,Straub說:“有些人在歐洲而不是日本購買電子設備,這對供應有些影響。”Steinbeck還建議,盡管食品和衛(wèi)生薄膜市場運行良好,但金融危機已經阻礙了投資,并已不再適用。
塑膜機械生產商Brückner Maschinenbau技術和物流COO Michael Baumeister說,印度和中國的包裝應用機械前景特別好。但是該公司對生產應用光電面板和光學膜的設備也很感興趣。
【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】
相關新聞:
島城惟一價值千萬德國印刷機 首份3D號外珍藏版
德國印刷業(yè)整體面臨綠色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趨勢
德國制藥廠商使用超高頻標簽追蹤藥品
CHINA-PHARM 2011推介會在德國成功舉行
VDMA估計全球核心塑料和橡膠機械生產值在2010年將增長38.1%,達到2334.7萬歐元。中國在2009年已經顯著地超過德國成為最大的生產地,并且差距正在進一步拉大。中國的生產商占世界份額的29.3%,相比之下,德國占21%。意大利(9.6%)和美國(5.4%)生產商也在2010年丟失了市場份額,但日本制造商卻提高了他們的全球市場占有率,從2009年的4.1%增長到2010年的5.4%。
雖然中國的產值幾乎增加了一倍,從2009年的382萬歐元增長到2010年的684萬,但出口份額僅有21.9%,而德國產商的這一數(shù)據為67.5%。因此,中國在2010年仍是德國最大的出口國,出口總額達到5.87億歐元,占德國核心塑料和橡膠機械出口總值的17.7%。VDMA總經理Thorsten Kühmann指出:“日本在過去是中國最大的供應商經,但在2009這一情況發(fā)生了改變。如今,20位VDMA會員,10%的全球會員,都在中國進行生產。”
一個復雜的貿易流圖能說明這一現(xiàn)象,在圖中,2001年日本向中國供應的塑料和橡膠機械價值2.4億歐元,當時德國供應給中國的價值是1.6億。同時,在2010年,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值已經達到5.87億,略高于日本的5.77億。在2001-2010年,中國的出口值在百分率上看也實現(xiàn)了快速增長,但仍處于一個較低水平。目前,中國對日本的機械出口值為8520萬歐元,對德國為3780萬。與此對應,2010年中美之間的數(shù)據為3420萬歐元,美中中間為9840萬。
該協(xié)會的主席Ulrich Reifenhäuser表示了他們的憂慮:“如果中國處理器沒有現(xiàn)在這么高的需求會怎樣?可能中國本土機械生產商就具有足夠的生產能力?紤]到中國在世界市場的銷售份額,影響將是顯著地。”然而如今,Reifenhauser仍比較樂觀,“因為中國機械的成本比德國低15-20%,質量通常比較低而且不可靠。”
VDMA稱,深入觀察德國機械銷售,美國是德國機械的第二大市場,銷售額達2.28億歐元。但是印度已經取代俄羅斯排在了第三的位置。法國和意大利市場幾乎不相上下,占據第五和第六的位置。土耳其從第17名一下越到到第7名,巴西從16名跳升至第八位。波蘭和墨西哥在第九和第十的位置,但差距很小,約9500萬歐元。
產值增長最迅速的是注塑機,在2010年增長了57%達6.38億歐元,總產值的93%都來自于出口。僅次于注塑機的是中空成型機,產值增長35.4%達3.73億。擠出設備略低,產值增長30.9%達9.12億。熱塑機達1.55億歐元,同比增長30%。
在評論這些數(shù)據時,VDMA主席Reifenhauser稱通過拓寬渠道,企業(yè)產值正在恢復,與此同時他們也接觸到了西歐和美國的客戶,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經濟波動,如今已經達到了88%的產能利用率。德國平均塑料和橡膠機械生產商現(xiàn)在投資生產擴張,他補充說。
盡管有良好的表現(xiàn)和持續(xù)增長的預測,Reifenhauser稱,“人們擔心金融危機市場的脆弱性,歐元貨幣價值的短期波動,以及對其長期方向的不確定性。”他還補充道:“南歐歐元區(qū)國家存在債務問題也是件好事,這意味著匯率受益,能確保德國機械的競爭力”。
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增長也是備受關注的問題,因為他們對生產廠家的成本有直接的影響,并通過降低利潤率,間接地影響塑料生產客戶對機械的投資能力,從而減少投資的潛在回報率。
Krauss Maffei主席Dietmar Straub證實:“我們將看到價格上漲和交貨時間的延長。對我們客戶來講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,但卻是能預料到的。鋼材價格不斷增加。我們的機器需要大量鋼材,所以它會導致更高的價格。”
對于日本福島危機影響,吹膜機械生產商Windmöller & Hölscher聯(lián)合常務董事Peter Steinbeck說,還沒有跡象表明,電子設備短缺,W & H在福島地區(qū)的一個客戶已經開始生產了。另一方面,Straub說:“有些人在歐洲而不是日本購買電子設備,這對供應有些影響。”Steinbeck還建議,盡管食品和衛(wèi)生薄膜市場運行良好,但金融危機已經阻礙了投資,并已不再適用。
塑膜機械生產商Brückner Maschinenbau技術和物流COO Michael Baumeister說,印度和中國的包裝應用機械前景特別好。但是該公司對生產應用光電面板和光學膜的設備也很感興趣。
【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】
相關新聞:
島城惟一價值千萬德國印刷機 首份3D號外珍藏版
德國印刷業(yè)整體面臨綠色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趨勢
德國制藥廠商使用超高頻標簽追蹤藥品
CHINA-PHARM 2011推介會在德國成功舉行
- 關于我們|聯(lián)系方式|誠聘英才|幫助中心|意見反饋|版權聲明|媒體秀|渠道代理
- 滬ICP備18018458號-3法律支持: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
- Copyright ©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:18816622098